審計碩士學位,簡稱MAud,是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審計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,完善審計人才培養體系,創新審計人才培養模式,提高審計人才培養質量,設置審計碩士專業學位。近幾年,隨著報考人數的增多,該專業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大,因此,中公考研審計碩士小編為大家整理了“2022審計碩士典型例題分析:固定資產增加審查”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。
[資料]審計人員對某廠20X1年度財務結算進行審計,發現20X1年固定資產購入業務有下列疑點:
1.20X1年3月購入不需要安裝的設備一臺,調出單位的賬面原 價為90000元,已提折價20000元,經雙方協商確定價款80000元,該廠除以銀行存款支付80000元價款外,還支付包裝費300元,運輸費700元。經查,該廠已按下列會計分錄入賬。
A.借:固定資產 90 000
貸:實收資本 70 000
累計折舊 20 000
B.借:盈余公積 80 000
貸:銀行存款 80 000
C.借:管理費用 1 000
貸:銀行存款 1 000
2.在清查該廠房屋建筑物時,發現固定資產上記錄的二層樓辦公室,卻已是一棟三層的樓房,系該廠利用本廠材料委托農村基建隊擴建,共計開支工料費60000元(其中材料款40000元),經作為待攤費用,分兩年攤銷,20X1年8月份完工,自9月至12月已攤入生產成本10000元。
3.20X1年8月購入電動機3臺,計價8580元(含已付增殖稅),當即列入“待攤費用”賬戶,并已全部攤入當年生產成本,經到生產車間核對,并調閱原始憑證,證實所購物品確屬在用固定資產。
[要求]
1.根據上述資料,分析指出所查明的各個問題的性質。
2.根據審計結果,分別編制調整分錄。
【答案】
1.企業購入設備及支付價款和有關費用的處理存在以下問題:
(1)虛增實收資本,人為沖減盈余公積
(2)未能如實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及累計折舊,虛增費用,虛減當年的利潤,屬于違反企業會計準則的行為。
調整分錄為:
(1)借:實收資本 70000
累計折舊 10000
貸:盈余公積 80000
(2)借:固定資產 1000
貸:管理費用 1000
并補提20X1年度應提取的折舊。
2.改擴建支出應列入固定資產價值,該廠將其列入待攤費用,混淆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的界線,虛增費用,少計固定資產價值。
調整分錄為:
借:固定資產 6000
貸:待攤費用 50000
產成品 10000
并補提20X1年度應提取的折舊。
3.購入的電動機3臺,計價8580元,已證實屬于固定資產,企業將其列入待攤費用,混淆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線,會造成少計資產價值。應編制調整分錄如下:
借:固定資產 8 580
貸:產成品 8 580
并補提20X1年度應提取的折舊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相關閱讀
好課推薦